季肋
詞語(yǔ) | 季肋 |
---|---|
拼音 | jì lè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位于胸部?jī)蓚?cè)的第十一、第十二肋的軟骨。亦稱“軟肋”、“橛肋”解釋:
(一)、短肋骨。
《后漢書(shū)·馬援傳》“備此數(shù)家骨相以為法” 李賢 注引 漢 馬援 《銅馬相法》:“腹欲充,膁欲小,季肋欲長(zhǎng),懸薄欲厚而緩。”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養(yǎng)牛馬驢騾》:“季肋欲張。”原注:“短肋”。
釋義:
1.短肋骨。
造句:
1、 多為暴力直接作用于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所致。
2、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qū),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左右肋弓間的部分與腹前壁相貼。
相關(guān)詞語(yǔ):
伯歌季舞伯仲叔季季布一諾季常之癖季路一言季孟之間季孫之憂季友伯兄季常之懼兩肋插刀銅筋鐵肋味如雞肋元方季方沅江九肋如嚼雞肋五季之酷月鍛季煉季禮掛劍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