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貨
詞語 | 布貨 |
---|---|
拼音 | bù h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王莽 時鑄行的貨幣。共分十品,皆以“布”為名,總稱布貨。解釋:
(一)、王莽 時鑄行的貨幣。共分十品,皆以“布”為名,總稱布貨。
《漢書·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長一分,相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值)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千錢矣。是為布貨十品。” 顏師古 注:“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顧炎武 《日知錄·漢書注》:“按本文錢、布自是二品,而下文復載改作貨布之制,安得謂布即錢乎?《莽傳》曰:‘貨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直貨錢二十五。’今貨布見存,上狹下廣,而歧其下,中有一孔。 師古 當日或未之見也。”
釋義:
1.王莽時鑄行的貨幣。共分十品,皆以"布"為名,總稱布貨。
相關詞語:
抱布貿絲布帛菽粟布被瓦器布帆無恙布鼓雷門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韋帶布衣之交百寶萬貨布颿無恙布裙荊釵布天蓋地布襪青鞋布衣糲食釵荊裙布尺布斗粟除舊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