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佐
詞語 | 干佐 |
---|---|
拼音 | gàn zuǒ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主管某項事務的輔佐官員。(二)、榦佐:指能擔負重任的大臣。
解釋:
(一)、謂主管某項事務的輔佐官員。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鄧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冠摧履決,藍縷帶索,何肎與俗人競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二)、榦佐:指能擔負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則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選卿尹,則非敬忌擇人之道,下撰榦佐,則非庶慎罔知之義,此 魏 晉 以來之積弊,而 殷 法已為其前導。”
釋義: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安全手冊》是2008-08-01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編。
相關詞語:
蔽日干云不干不凈唇干口燥材優干濟蟬喘雷干大動干戈倒載干戈倒置干戈倒持干戈倒戢干戈燈盡油干顛倒干坤非意相干干柴烈火干城之將干將莫邪干凈利落干名采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