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
詞語 | 浮梁 |
---|---|
拼音 | fú liá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浮橋。《方言》第九:“艁舟謂之浮梁。”郭璞 注:“即今浮橋。”《文選·潘岳<閑居賦>》:“浮梁黝以徑度,靈臺 杰其高峙。”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橋。”《舊唐書·哀帝紀(jì)》:“楊師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陰谷 江口伐竹木以為浮梁。”清 顧炎武《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詩:“唐 代浮梁處,遺牛制尚新。”參見“浮橋”。(二)、不良。清 楊懋建《帝城花樣·秋芙傳》:“浮梁子弟,靡然從風(fēng),一倡百和,幾有若狂之嘆。”原注:“宋 人小説謂無良曰浮梁。”
(三)、舊縣名。屬 江西省。漢 鄱陽縣 地,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縣,天寶 元年改名 浮梁,明 清 皆屬 饒州府。1960年并入 景德鎮(zhèn)市。唐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清 二石生《<十洲春語>成自題》:“過眼飄零隨敗絮,傷心老大嫁浮梁。”
解釋:
(一)、即浮橋。
《方言》第九:“艁舟謂之浮梁。” 郭璞 注:“即今浮橋。”《文選·潘岳<閑居賦>》:“浮梁黝以徑度, 靈臺 杰其高峙。”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橋。”《舊唐書·哀帝紀(jì)》:“ 楊師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陰谷 江口伐竹木以為浮梁。” 清 顧炎武 《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詩:“ 唐 代浮梁處,遺牛制尚新。”參見“ 浮橋 ”。
(二)、不良。
清 楊懋建 《帝城花樣·秋芙傳》:“浮梁子弟,靡然從風(fēng),一倡百和,幾有若狂之嘆。”原注:“ 宋 人小説謂無良曰浮梁。”
(三)、舊縣名。屬 江西省 。
漢 鄱陽縣 地, 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縣 , 天寶 元年改名 浮梁 , 明 清 皆屬 饒州府 。1960年并入 景德鎮(zhèn)市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成自題》:“過眼飄零隨敗絮,傷心老大嫁浮梁。”
釋義:
1.即浮橋。 2.不良。 3.舊縣名。屬江西省。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屬饒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鎮(zhèn)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造句:
1、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2、這座塔就是古代浮梁縣的標(biāo)志性建筑.
相關(guān)詞語:
逼上梁山沉浮俯仰沉李浮瓜刺股懸梁粗心浮氣崇雅黜浮抽梁換柱從俗浮沉大廈棟梁雕梁畫棟棟梁之材棟梁之才斷梗浮萍遏云繞梁泛萍浮梗浮白載筆浮瓜沉李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