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阘
詞語 | 頹阘 |
---|---|
拼音 | tuí tà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頹廢疲敝。(二)、頽闒:萎靡闒茸。
解釋:
(一)、頹廢疲敝。
明 高攀龍 《答何府尊書》:“雖用人發帑,朝上夕下,而精神血脈,宮府先已不通,故百司一切穨闒。” 明 高攀龍 《與周季純書》:“若靜中復穨闒,則動中氣濁,道體不顯也。”
(二)、頽闒:萎靡闒茸。
宋 陸游 《曾文清公墓志銘》:“時禁 元祐 學術甚厲,而以剽剝頽闒熟爛為文,博士弟子,更相授受,無敢異。”
釋義:
頹阘是漢語詞匯,拼音為tuí tà,出自《答何府尊書》。
相關詞語:
敗井頹垣斷壁頹垣斷井頹垣木壞山頹破瓦頹垣山頹木壞碎瓦頹垣泰山其頹頹垣敗壁頹垣敗井頹垣斷塹頹垣廢井頹垣廢址醉山頹倒醉玉頹山山岳崩頹斷垣頹壁力挽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