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黨
詞語 | 阿黨 |
---|---|
拼音 | ē dǎ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結(jié)黨營私。《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鄭玄 注:“阿黨,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相為也。”孫希旦 集解:“阿,謂有所曲徇於上。黨,謂有所私附於下。”《漢書·高五王傳贊》:“自 吳 楚 誅后,稍奪諸侯權(quán),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shè)。”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為阿黨。”唐 蘇拯《世迷》詩:“天道無阿黨,人心自覆傾。”《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六年》:“以今況古,陛下自不督必行之罰以絶阿黨之原耳。”解釋:
(一)、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結(jié)黨營私。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鄭玄 注:“阿黨,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相為也。” 孫希旦 集解:“阿,謂有所曲徇於上。黨,謂有所私附於下。”《漢書·高五王傳贊》:“自 吳 楚 誅后,稍奪諸侯權(quán),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shè)。”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為阿黨。” 唐 蘇拯 《世迷》詩:“天道無阿黨,人心自覆傾。”《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六年》:“以今況古,陛下自不督必行之罰以絶阿黨之原耳。”
釋義:
1.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結(jié)黨營私。
造句:
1、根據(jù)事故現(xiàn)場報告,經(jīng)全力組織,黃陵縣阿黨鎮(zhèn)600多名群眾,洛川縣交口河鎮(zhèn)交口河村300多名群眾,已從事故現(xiàn)場周邊全部安全撤離。
2、貞觀六年(632),有人告魏徵阿黨,李世民派溫彥博溫彥博按驗,并令其告謂魏徵以后在行事上“不得不存形跡”。
相關(guān)詞語:
阿鼻地獄阿狗阿貓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阿嬌金屋阿貓阿狗阿毗地獄阿平絕倒不偏不黨傳神阿堵柴立不阿成群集黨成群結(jié)黨持正不阿篡黨奪權(quán)黨豺為虐黨同伐異倒持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