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
詞語 | 明揚 |
---|---|
拼音 | míng y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明敭”。(一)、公開張揚或宣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問於聽事之所,先以疏其過惡,次以明揚君父不殺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謝。”(二)、舉用;選拔。《梁書·處士傳·庾詵》:“明敭振滯,為政所先;旌賢求士,夢佇斯急。”北周 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小人司刺舉,明敭實濫吹。”倪璠 注:“敭,舉也。”宋 王安石《節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揚,屢更煩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清 何啟 胡禮垣《新政論議》:“與其效奔競于權門,夤緣而竊天家之爵,孰若聽捐資于當道,明揚而邀天秩之榮。”
解釋:
(一)、亦作“ 明敭 ”。
1.公開張揚或宣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問於聽事之所,先以疏其過惡,次以明揚君父不殺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謝。”
(二)、舉用;選拔。
《梁書·處士傳·庾詵》:“明敭振滯,為政所先;旌賢求士,夢佇斯急。” 北周 庾信 《謹贈司寇淮南公》詩:“小人司刺舉,明敭實濫吹。” 倪璠 注:“敭,舉也。” 宋 王安石 《節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揚,屢更煩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與其效奔競于權門,夤緣而竊天家之爵,孰若聽捐資于當道,明揚而邀天秩之榮。”
釋義:
1.亦作"明揚"。 2.公開張揚或宣揚。 3.舉用;選拔。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蔽聰塞明冰雪聰明不明不白跋扈飛揚背暗投明閉明塞聰蔽明塞聰簸土揚沙察察為明長夜難明臭名遠揚窗明幾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