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理
詞語 | 燭理 |
---|---|
拼音 | zhú l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英明治理。(二)、考察事理。
解釋:
(一)、英明治理。
《漢書·元帝紀》:“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燭理百姓,婁遭兇咎。”
(二)、考察事理。
《舊唐書·代宗紀》:“朕涉道未弘,燭理多昧?!薄吨熳诱Z類》卷五二:“若非燭理洞徹,胸次坦然,即酬酢應對,蹉失多矣。” 鄭觀應 《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為負國溺職……無如燭理不明者,比比皆然?!?/p>
釋義:
1.英明治理。 2.考察事理。
相關詞語:
秉公辦理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擘肌分理不可理喻不近道理殘民害理詞不逮理詞窮理極慘無人理詞窮理盡詞窮理絕詞窮理屈詞正理直辭巧理拙辭窮理屈重理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