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然
詞語 | 灑然 |
---|---|
拼音 | sǎ r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瀟灑;灑脫。(二)、猶欣然。
(三)、風吹雨灑的樣子。
(四)、指清涼爽快。
(五)、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六)、驚異貌;忽然。
(七)、灑脫貌。
(八)、暢快貌。
(九)、了然而悟。
(十)、驚異貌。
(十一)、寒冷貌。
(十二)、肅敬貌。
(十三)、整齊貌。
解釋:
(一)、瀟灑;灑脫。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杜君墓志》:“﹝ 杜叔溫 ﹞性灑然峻拔,少所與合。” 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灑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灑然,談言微中。”
(二)、猶欣然。
《新唐書·忠義傳下·賈直言》:“ 穆宗 召為諫議大夫,羣情灑然稱允。” 宋 蘇舜欽 《滄浪亭記》:“至則灑然忘其歸,箕而浩歌,踞而仰嘯。” 清 惲敬 《同游海幢寺記》:“八月之望,與 仲廷 飲於 靖海門 之南樓,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際,意為之灑然。”
(三)、風吹雨灑的樣子。
唐 戴叔倫 《喜雨》詩:“川上風雨來,灑然滌煩襟。”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四)、指清涼爽快。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遂構廣廈,且以‘照水’題之,庨豁虛明,坐視千里,雖甚盛暑,灑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詩:“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何敢訴苦熱,灑然助心齋。”
(五)、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則何如 胎簪子 灑然陽氣見於面,病若脫而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來試掛,果然女病灑然。”《西游記》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氣想是已行散了。灑然無事,又吃水何為?”
(六)、驚異貌;忽然。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天子灑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生始灑然有省,因叩行止。”
(七)、灑脫貌。
《新唐書·文藝傳上·袁朗》:“ 后主 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灑然無留思。”
(八)、暢快貌。
宋 曾鞏 《送劉醫博》詩:“灑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為枯骸。” 宋 楊萬里 《晨炊白昇山》詩:“千峯為我旋生妍,我為千峯一灑然。”
(九)、了然而悟。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房 遂灑然,方記其為僧時,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淵明 詩云:‘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説得更好。蓋其自 彭澤 賦歸之后,灑然悟心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與樓希仁書》:“能言者聲和而音雅,詞切而義明,理約而不亂,端多而不復,聽之使人灑然不倦。”
(一十)、驚異貌。
《莊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來,吾灑然異之。”
(一十一)、寒冷貌。
《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灑然在冰壺之中。”
(一十二)、肅敬貌。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日觀 范雎 之見者,羣臣莫不灑然變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灑,先典反。” 宋 蘇軾 《黃州上文潞公書》:“伏讀灑然,知其不肖之驅,未死之閒,猶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場,追 申徒 而謝 子產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灑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一十三)、整齊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窗楞西向,戶榻灑然,室不大而潔。”
釋義:
灑然,漢語詞匯。拼音:sǎ rán釋義:瀟灑;灑脫等等。宋 蘇舜欽《大理評事杜君墓志》:“﹝ 杜叔溫﹞性灑然峻拔,少所與合。” 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灑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灑然,談言微中。”
造句:
1、藍衣人很快察覺,勾起一抹懶洋洋的笑意,灑然長揖道:失禮了。
2、拿到圣旨的吉姆利灑然一笑,“隨時歡迎”。
相關詞語:
想當然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黯然傷神黯然失色黯然銷魂昂然自得傲然屹立岸然道貌黯然神傷黯然無色昂然直入昂然自若傲然挺立勃然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