摶治
詞語 | 摶治 |
---|---|
拼音 | tuán z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摶土為磚。解釋:
(一)、摶土為磚。
《晏子春秋·諫下四》:“ 景公 令兵摶治,當(dāng)臈冰月之間而寒,民多凍餒,而功不成。” 王念孫 《讀書雜志·晏子春秋一》:“案‘治’者,甎也,‘摶治’,謂摶土為甎。”
釋義:
摶土為磚。《晏子春秋·諫下四》:“ 景公 令兵摶治,當(dāng)臈冰月之間而寒,民多凍餒,而功不成。” 王念孫 《讀書雜志·晏子春秋一》:“案‘治’者,甎也,‘摶治’,謂摶土為甎。”
相關(guān)詞語:
安邦治國不治之癥撥亂反治撥亂為治長治久安垂拱而治操揉磨治大禹治水反治其身分而治之詰戎治兵結(jié)繩而治久安長治勵精圖治歷精圖治歷精為治厲精圖治勵精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