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芽
詞語 | 焦芽 |
---|---|
拼音 | jiāo yá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無上道心的人。(二)、泛喻不堪造就者。
解釋:
(一)、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無上道心的人。
南朝 梁 蕭統 《講席將畢賦三十韻》:“八水潤焦芽,三明啟羣目。” 隋煬帝 《寶臺經藏愿文》:“所資甘雨,用沃焦芽。”
(二)、泛喻不堪造就者。
清 黃宗羲 《<明儒學案>序》:“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厥靈根者,化為焦芽、絶港。”
釋義:
1.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無上道心的人。 2.泛喻不堪造就者。
相關詞語:
唇焦舌敝唇焦口燥雕虎焦原防芽遏萌鬼爛神焦黃天焦日焦熬投石焦金爍石焦頭爛額焦心熱中近火先焦焦唇敝舌焦唇干肺焦唇干舌焦金流石焦眉愁眼焦眉苦臉焦眉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