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
詞語 | 采邑 |
---|---|
拼音 | cài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也叫食邑、采地、封地。(二)、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
(三)、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解釋:
(一)、指古代卿大夫的封邑。
《周禮·夏官·司勛》“凡頒賞地,參之一食”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不以美田為采邑。” 明 卓爾堪 《從軍行》:“戰勝食采邑,戰死為國殤。” 清 彭始奮 《寄隴西觀察趙韞退先生》詩:“新分采邑 陜西 偏,上奏仍屯塞下田。”
釋義:
古代國君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中國盛行于周朝,西歐于中世紀實行。
造句:
1、 西歐中世紀社會各個階層的權利源自采邑制度,各種不同的權利導致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
2、 成立的是普通采邑權還是終生地產,是整個財產法領域最棘手的問題。
相關詞語:
博采眾長班衣戲采博采眾議不揪不采采及葑菲采蘭贈藥采薪之憂采椽不斫采風問俗采葑采菲采鳳隨鴉采蘭贈芍采薪之患采薪之疾雕文織采犢牧采薪豐富多采葑菲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