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
詞語 | 火龍 |
---|---|
拼音 | huǒ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燈火一個接一個連成龍一般指爐灶和煙囪之間的傾斜通道〈方〉棉紅蜘蛛麥蜘蛛解釋:
(一)、火形和龍形的圖案。多用于帝王服飾。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杜預 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
(二)、傳說中渾身帶火的神龍。
唐 王轂 《苦熱行》:“ 祝融 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馬都官苦熱》:“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清史稿·災異志四》:“﹝ 康熙 ﹞五十七年八月初一, 鐘祥 火災,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龍過’,至是果應。”
(三)、形容綿延不絕或連成一串的燈火。
唐玄宗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宋 陸游 《丁酉上元》詩之一:“月離云海飛金鏡,燈射冰簾掣火龍。”
(四)、形容延燒的烈火。
宋 梅堯臣 《送黃殿丞通判潤州》詩:“前年 江州 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鎔。”
(五)、指龍燈。
清 李慈銘 《越中燈詞》:“月下新妝齊出看,前村報舞火龍來。”
(六)、喻火車。
郭沫若 《頌武漢》詩:“火龍駛過 龜蛇 舞,鐵鳥飛臨風鶴回。”
(七)、方言。爐灶接連煙囪的通煙孔道。
(八)、棉紅蜘蛛和麥蜘蛛的別名。
釋義:
①形容連成一串的燈火或連成一線的火焰:大堤上的燈籠火把像一條~ㄧ~乘著風勢迅速延伸。 ②〈方〉從爐灶通向煙囪的傾斜的孔道。
造句:
1、火龍果真好看,它一身都是“火苗”,它的肉白白的軟軟的,吃起來甜甜的,籽兒黑黑的,多像一粒粒小芝麻呀!
2、遠遠望去,在一株火龍果葉子中,我們看見了一朵火龍果花正盛開著,仿佛是一個少女在火龍果葉中,只露一把馬尾辮。
相關詞語:
跑龍套熬油費火鰲憤龍愁白龍魚服抱薪救火筆走龍蛇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扳龍附鳳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筆底龍蛇炳如觀火炳若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