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
詞語 | 槁木 |
---|---|
拼音 | gǎo m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枯槁的樹干:形如槁木。解釋:
(一)、亦作“槀木”。枯木。
《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 孔穎達 疏:“止如槀木者,言音聲止靜感動人心,如似枯槀之木止而不動也。”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劉書記寓懷》詩:“骨將槁木齊,心同止水浄。”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老子》書五千語,要在不攖人心;以不攖人心故,則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無為之治。”
釋義:
槁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干枯的木頭。
造句:
1、 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2、 他看起來如槁木死灰,對任何事都沒熱情。
相關詞語:
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寸木岑樓草木蕭疏草木愚夫草衣木食池魚林木觸石決木大興土木呆若木雞登木求魚獨木難支蠹眾木折呆如木雞呆似木雞獨木不林斷木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