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邅
詞語 | 回邅 |
---|---|
拼音 | huí zh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徘徊不進。(二)、回旋,環繞。
解釋:
(一)、徘徊不進。
南朝 梁簡文帝 《經琵琶峽》詩:“由來歷山川,此地獨迴邅。” 唐 柳宗元 《懲咎賦》:“飄風擊以揚波兮,舟摧抑而迴邅。”
(二)、回旋,環繞。
《藝文類聚》卷六七引 隋 江總 《山水納袍賦》:“憫四選之徂遷,軫百慮之迴邅?!?清 吳光 《游招隱山六洞》詩:“攀陟情忘疲,洞壑洵迴邅?!?/p>
釋義:
回邅,讀音為huí zhān ㄏㄨㄟˊ ㄓ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徘徊不進。
相關詞語:
九回腸百折不回班師回朝寶山空回不堪回首百折千回班師回俯愁腸九回春回大地遲回觀望大地回春蕩氣回腸得勝回朝得勝頭回低回不已大地春回德勝頭回峰回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