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咒
詞語 | 誦咒 |
---|---|
拼音 | sòng zh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誦呪”。念咒語。(二)、誦經,念經。
解釋:
(一)、亦作“ 誦呪 ”。念咒語。
《關尹子·七釜》:“有誦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禮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灑,晝夜環繞,誦呪曰:‘蜥蜴蜥蜴,興云吐霧,雨令滂沱,令汝歸去!’雨足。”
(二)、誦經,念經。
唐 李白 《僧伽歌》:“問言誦咒幾千徧,口道 恒河 沙復沙。” 清 沉曰霖 《晉人麈·刻陰騭文得中式》:“﹝ 金見星 ﹞生平崇奉陰隲文,晨起盥漱畢即莊誦一過,如釋氏誦咒者然。”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誦咒以至供養、設壇等種種儀式都有一定規范,不得任意妄為。”
釋義:
誦咒sòng zhòu ,念咒語,出處《關尹子·七釜》
相關詞語:
緊箍咒傳誦一時春誦夏弦觸目成誦賭神發咒賭咒發誓耳聞則誦諷德誦功過目成誦海盟山咒畫符念咒家弦戶誦家傳戶誦家傳人誦口誦心惟口誦心維罵天咒地日誦五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