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
詞語 | 明知 |
---|---|
拼音 | míng z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明明知道:明知故問。明知故犯。你明知他不愿意參加,為什么又去約他?解釋:
(一)、明智。知,通“ 智 ”。
《禮記·祭義》:“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資治通鑒·漢元帝永光元年》:“今以陛下明知,誠深思天地之心……使是非炳然可知,則百異消滅而眾祥并至,太平之基,萬世之利也。”
(二)、明確理解或了解。
《商君書·定分》:“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姜熊獄》:“陛下何不付所司書其罪,使天下明知二臣之罪?”
(三)、明明知道。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明知其無能而不肖,茍非有罪,為在上者所劾,不敢以其不勝任而輒退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明知這事無可寬容,也將來輕輕放過。” 丁玲 《松子》:“她膽子很小,她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依著。所以她明知 松子 不歡喜而也要偏偏跟著他。”
釋義:
知,通“ 智 ”。明智,指知道得很清楚。如:明知故問。
造句:
1、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知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失落葉
2、有些事,我們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我們明知道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安分知足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白首相知蔽聰塞明冰雪聰明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明不白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