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口
詞語 | 焰口 |
---|---|
拼音 | yàn ko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用語,形容餓鬼渴望飲食,口吐火焰。和尚做法事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解釋:
(一)、亦作“燄口”。《救拔焰口餓鬼經》:“﹝ 阿難 ﹞即於其夜三更已后,見一餓鬼,名曰 焰口 。其形丑陋,身體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針鋒,頭髮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稱餓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稱“焰口”,即是施食于餓鬼的儀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請法師更衣登壇、做施食功德。[設燄口、結高壇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中元》:“街巷搭苫高臺,鬼王棚座,看演經文,施放燄口,以濟孤魂。”參閱《焰口施食儀》。
釋義:
1.亦作"焰口"。 2.《救拔焰口餓鬼經》:"﹝阿難﹞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見一餓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體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針鋒,頭發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稱餓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稱"焰口",即是施食于餓鬼的儀軌。
造句:
1、陪同他們的還有從前的焰口鬼王,現在的古大光人。
2、而那焰口鬼也在吐出火球的瞬間,迅速舉起手伸出一指,遙遙對準了殘的心臟,射出一股一指粗細長短的血色火焰。
相關詞語:
口頭禪礙口識羞聱牙戟口百口莫辯閉口不言閉口藏舌病從口入百口難分百口同聲搬口弄舌筆伐口誅閉口無言閉口捕舌閉口結舌辯口利辭辯口利舌病由口入赤口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