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頃
詞語 | 一頃 |
---|---|
拼音 | yī qǐ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地積名。一百畝為一頃。(二)、頃刻;片刻。
解釋:
(一)、地積名。一百畝為一頃。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冢大一頃。”《晉書·羊祜傳》:“賜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諡曰成。” 唐 李賀 《江樓曲》:“新槽酒聲苦無力, 南湖 一頃菱花白。” 趙樹理 《地板》:“后來 老王 老孫 來了,一個莊上安起三家人家,到 老常 這一輩三家種的地合起來已經(jīng)夠一頃了。”
(二)、頃刻;片刻。
宋 蘇軾 《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詩:“荒雞號月未三更,客夢還家時一頃。”
釋義:
一頃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地積名。一百畝為一頃等。
造句:
1、冬,是一江雪,寒幽肅颯,是一頃湖,銀裝素裹,是永遠垂釣的智者。
2、1867年,當俄國以2美分一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的時候,以為自己賣的不過是一塊無用的冰荒之地。
相關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