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璽
詞語 | 印璽 |
---|---|
拼音 | yìn xǐ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印,特指帝王的印。解釋:
(一)、印信。
秦 以后專用于皇帝。《管子·君臣上》:“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則又有符節(jié)、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漢書·食貨志上》:“ 宣帝 始賜單于印璽,與天子同。”
釋義:
印璽:即印章。古多作封發(fā)物件,把印蓋于封泥之上,作信驗。秦漢以后多稱帝王之印為璽。《管子君臣上》:“符節(jié)、印璽、典法、策籍。”尹知章注:“符節(jié)、印璽,所以示其信也。”
造句:
1、就在研究古代中國經(jīng)典作品的同時,丁氏開始對古印璽,甚至是更遠古的甲骨文、青銅銘文、篆書產(chǎn)生興趣。
2、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類似印璽。
相關(guān)詞語:
飛鴻印雪焚符破璽封金掛印掛印懸牌畫沙印泥金印紫綬心心相印印累綬若一步一個腳印印把子拿印把子金印如斗金印系肘璽韨印章三品白泥赤印跋印印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