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
詞語 | 遺失 |
---|---|
拼音 | yí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由于疏忽而失掉(東西):遺失證件。解釋:
(一)、丟失;丟棄。
《楚辭·王逸<九思·怨上>》:“將喪兮玉斗,遺失兮鈕樞。”注:“鈕樞所以校玉斗,玉斗既喪,將失其鈕樞。”《北齊書·皮景和傳》:“屬 壽陽 已陷,狼狽北還,器械軍資,大致遺失。” 陳學昭 《工作著是美麗的》二三:“為了便于發現是否有信件遺失,從那個時候起, 珊裳 和 明純 間的通信,都編了號碼。”
(二)、遺漏。
《鹖冠子·能天》:“彼雖至人,能以練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飾其身,若合符節,大小曲制,無所遺失,遠近邪直,無所不及。”《后漢書·魯丕傳》:“陛下既廣納謇謇以開四聰,無令芻蕘以言得罪;既顯巖穴以求仁賢,無使幽遠獨有遺失。”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迨 甘泉 分縣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國朝畫家不過十四人,皆 揚州 土著,書家不過三人,則其遺失多矣。”
(三)、失誤;過失。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四》:“上方幸 河 東,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 安世 識之,具作其事。后購得本書以相校,無所遺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心若懷冰,戰戰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擇地而行,唯恐遺失。” 唐 杜甫 《北征》詩:“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 清 曹寅 《聞恢復長沙志喜》詩之一:“廟算無遺失,妖氛快掃除。”
(四)、指散失的文章、典籍。
《漢書·儒林傳贊》:“ 平帝 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罔羅遺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賀》:“ 李藩 綴集其歌詩,因託 賀 表兄訪所遺失,并加點竄,付以成本。”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一:“每集細加評選,廣搜遺失,成一代大觀。”
(五)、遺忘;忘記。
《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漢 鄭玄 箋:“ 成王 之令德不過誤、不遺失,循用舊典之文章,謂 周公 之禮法。” 孔穎達 疏:“又言 成王 所以蒙天之德,澤及子孫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過誤,不遺忘,志唯循用舊典之文章,言能遵用 周公 禮法,故得福流子孫。”《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家人連日疲倦,遺失火燭,廳房樓房燒做一片白地。”
(六)、因失禁而排泄。
《后漢書·張湛傳》:“ 湛 至朝堂,遺失溲便,因自陳疾篤,不能復任朝事,遂罷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部二·雞》:“小便遺失,用鷄膍胵一具,并腸燒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釋義:
遺失是一個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是丟失;丟棄。
造句:
1、讓心靈變成萬道霞光,穿越時空遂道,尋覓不經意間遺失的歲月;卻無法重拾母親給予我們的斑斑駁駁撒落一地而被你我忽略的珠串。那是愛的點滴,讓你我,無法釋懷,愧疚而失落。
2、螢火蟲在夜色中游動,像在尋找白天遺失的夢。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黯然失色百不失一百無一失暴露無遺北叟失馬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不遺余力拔十失五敗績失據不失黍絫不遺寸長不遺巨細仿徨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