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滅
詞語 | 明滅 |
---|---|
拼音 | míng m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時隱時現;忽明忽暗:星光明滅。解釋:
(一)、謂忽明忽暗。
唐 王維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夜登 華子岡 , 輞水 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 宋 曾鞏 《初發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詩:“煙嶺火明滅,秋湍聲激揚。” 巴金 《寒夜》十五:“江面昏黑,燈火高低明滅,像無數只眼睛在閃動,像許多星星在私語。”
(二)、忽隱忽現。
南朝 梁 沉約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玉泉亟周流,云華乍明滅。” 宋 李之儀 《好事近》詞:“暮山濃淡鎖煙霏,梅杏半明滅。” 蘇曼殊 《畫跋》:“癸卯,參拜 衡山 ,登 祝融峯 ,俯視 湘 流明滅。”
釋義:
明滅,拼音míng miè,是指忽明忽暗。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蔽聰塞明冰雪聰明不可磨滅不明不白不生不滅背暗投明閉明塞聰蔽明塞聰兵強則滅秉公滅私察察為明長夜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