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否
詞語 | 臧否 |
---|---|
拼音 | zāng p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褒貶;評(píng)論:臧否人物。否(pǐ)。解釋:
(一)、善惡;得失。
《詩·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鄭玄 箋:“臧,善也?!薄蹲髠鳌る[公十一年》:“師出臧否,亦如之?!?杜預(yù) 注:“臧否,謂善惡得失也?!?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世之謂一言之善,貴於千金,然蓋亦軍國(guó)之得失,行己之臧否耳?!?唐 白居易 《與昭義節(jié)度親事將士等書》:“況 元陽 勤儉恤下,寬厚愛人,久在 河陽 ,甚近 澤潞 , 元陽 臧否,卿等合諳?!?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吏曹案資署官,猶懼不給,何暇考察名實(shí),區(qū)別臧否者乎?”
(二)、品評(píng);褒貶。
漢 張衡 《西京賦》:“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三國(guó)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唐 吳兢 《貞觀政要·慎終》:“陛下不審察其根源,而輕為之臧否,是將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進(jìn)?!?明 方孝孺 《馀慶堂記》:“智可以臧否萬物,而不能必其子孫之皆賢?!?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經(jīng)常高談闊論,臧否天下人物,特別是古今文學(xué)家,直抒胸臆,全無顧忌。”
釋義:
臧否,漢語詞匯。拼音:zāng pǐ書面用語,褒貶、評(píng)比、評(píng)定、評(píng)價(jià)、評(píng)介、評(píng)論等意思。
相關(guān)詞語:
不置可否晦盲否塞進(jìn)退可否進(jìn)可替否否極泰來否極泰回否極陽回否去泰來否往泰來否終復(fù)泰否終則泰人涉卬否矢口否認(rèn)賞善罰否泰極而否泰來否極泰來否往屯蹶否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