頽毀
詞語 | 頽毀 |
---|---|
拼音 | tuí hu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坍塌毀壞。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穀水》:“西有二石闕,雖經頽毀,猶高丈餘?!碧?玄奘《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其側不遠,有 如來井 及浴室,井猶充汲,室已頽毀?!苯?王若虛《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明年 河 復,本觀殿宇頽毀且盡,師次第繕完,尋復一新?!鼻?俞樾《茶香室叢鈔·浮圖之始》:“荒蕪頽毀,彫落略盡矣。”一本作“穨毀”。(二)、衰落敗壞。《晉書·儒林傳序》:“遂使憲章弛廢,名教頽毀,五胡乘間而競逐,二京繼踵以淪胥。”一本作“穨毀”。
相關詞語:
哀毀骨立哀毀瘠立避毀就譽不屑毀譽柴毀骨立巢毀卵破柴毀滅性沖堅毀銳覆巢毀卵龜玉毀櫝黃鐘毀棄毀家紓難毀譽不一毀譽參半毀于一旦毀不滅性毀不危身黃鍾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