倳戟
詞語(yǔ) | 倳戟 |
---|---|
拼音 | zì j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猶持戟,指軍士。(二)、軍隊(duì)。
(三)、引申指建立軍隊(duì)。
解釋:
(一)、猶持戟,指軍士。
《管子·輕重甲》:“ 桓公 欲賞死事之后,曰:‘吾國(guó)者,衢處之國(guó),饋食之都,虎狼之所棲也。今每戰(zhàn),輿死扶傷,如孤荼首之孫,仰倳戟之寶,吾無(wú)由予之。為之奈何?’”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劉績(jī) 云:“‘寶’字或是‘室’字,言持戟死事之室,此三等人皆所當(dāng)恤也。”引 張佩綸 云:“‘仰倳戟之室’言仰持戟而食也,即《孟子》所謂‘持戟之士’。”
(二)、軍隊(duì)。
《管子·輕重甲》:“ 桓公 問(wèn)於 管子 曰:‘今倳戟十萬(wàn),薪菜之靡日虛十里之衍……久之,且何以待之?’”
(三)、引申指建立軍隊(duì)。
《管子·輕重乙》:“故狄諸侯十鐘而不得倳戟,程諸侯五釜而得倳戟。”
釋義:
倳戟,出自《管子·輕重甲》,.猶持戟,指軍士。
相關(guān)詞語(yǔ):
聱牙戟口蒼髯如戟長(zhǎng)戟高門刀槍劍戟貫頤奮戟貫頤備戟戟指怒目劍戟森森戟指嚼舌亡戟得矛星旗電戟須髯如戟折戟沉沙提牌執(zhí)戟紫髯如戟棨戟遙臨槍刀劍戟一夫荷戟,千人莫當(dāng)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