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緩
詞語 | 淹緩 |
---|---|
拼音 | yān huǎ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遲緩;延緩。《世說新語·任誕》“襄陽 羅友 有大韻”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晉陽秋》:“民始怖終慚,回還以解,不覺成淹緩之罪。”《南齊書·高帝紀(jì)上》:“昔上流謀逆,皆因淹緩,至於覆敗。”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jì)》:“崔沆 及第年,為主罰録事,同年 盧彖,俯近關(guān)宴,堅請假往 洛 下拜慶,既而淹緩久之。”宋 葉適《國子祭酒贈寶謨閣待制李公墓志銘》:“又特奏五札子,故淹緩晷刻以廣上意。”解釋:
(一)、遲緩;延緩。
《世說新語·任誕》“ 襄陽 羅友 有大韻”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民始怖終慚,回還以解,不覺成淹緩之罪。”《南齊書·高帝紀(jì)上》:“昔上流謀逆,皆因淹緩,至於覆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jì)》:“ 崔沆 及第年,為主罰録事,同年 盧彖 ,俯近關(guān)宴,堅請假往 洛 下拜慶,既而淹緩久之。” 宋 葉適 《國子祭酒贈寶謨閣待制李公墓志銘》:“又特奏五札子,故淹緩晷刻以廣上意。”
釋義:
淹緩,拼音是yān huǎn,是漢語詞匯,解釋為遲緩;延緩。
相關(guān)詞語:
緩兵之計緩不濟(jì)急緩步代車緩急輕重緩急相濟(jì)急脈緩灸急吏緩民急脈緩受間不容緩江淹才盡江淹夢筆刻不容緩平流緩進(jìn)輕裘緩帶輕重緩急輕敲緩擊輕裘緩轡事緩則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