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
詞語 | 羽檄 |
---|---|
拼音 | yǔ x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陳豨 反, 邯鄲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 邯鄲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書,星速赴南 贛 到任。” 郁達夫 《庚辰元日聞南寧捷報醉胡社長宅和益吾老歲晚感懷原韻》:“羽檄連翩至,愁懷次第開。”解釋:
(一)、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陳豨 反, 邯鄲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 邯鄲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書,星速赴南 贛 到任。” 郁達夫 《庚辰元日聞南寧捷報醉胡社長宅和益吾老歲晚感懷原韻》:“羽檄連翩至,愁懷次第開。”
釋義:
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在漢代的簡冊制度中,“官文書所用簡長2尺,稱之為‘檄’。”這里的“尺”是漢尺,相等于23.5厘米。“檄”多在上下級、平級之間互相通用。而傳遞軍情一般都寫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則表示萬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飛,稱之為“羽書”或“羽檄”。
造句:
1、 嚴冬陰風勁,窮岫泄云生。昏曀無晝夜,羽檄復相驚。
2、 方是時,外誅巨寇,內辦軍需,既飭屬僚,復撫百姓,羽檄交馳,人馬擐甲,凡所設施,皆手自裁答。
相關詞語:
愛惜羽毛傳檄而定垂頭鎩羽德輶如羽斷羽絕鱗飛書走檄鉤金輿羽綸巾羽扇鴻衣羽裳換羽移宮積羽沉舟吉光片羽吉光鳳羽零光片羽毛羽零落毛羽未豐沒金鎩羽沒金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