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
詞語 | 下等 |
---|---|
拼音 | xià dě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屬性詞。等級低的;質量低的:下等貨。解釋:
(一)、據《周禮》,天子有事會諸侯,則在郊外筑壇以發布政事。壇之階有三層,分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層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
《周禮·秋官·司儀》:“將合諸侯,則令為壇三成……及其擯之,各以其禮。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
(二)、等級低的;地位卑下的。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總以文章舉業為主……不要説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著涎要嘗鼎一臠。” 老舍 《二馬》第三段二:“﹝ 馬老先生 ﹞英文長進了不少,可是把文法忘了好些,因為許多下等 英國 人說話是不管文法的。”
(三)、指低級庸俗,不高雅。
燕谷老人 《續孽海花》第四三回:“北班的下等習氣,實在是要不得。” 魯迅 《南腔北調集·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為什么要考究這樣下等事呢,現在不說他也罷。”
(四)、降等。
《左傳·襄公十九年》:“夫銘,天子令德,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今稱伐,則下等也;計功,則借人也;言時,則妨民多矣,何以為銘。”
釋義:
下等,指地位底或品次差的意思,表示一個層次,如下等,中等,上等。
相關詞語:
下馬威安營下寨筆下超生筆下生花兵臨城下不恥下問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在話下巴人下里百下百全百下百著半上半下半上落下包打天下不差上下不媿下學不愧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