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時
詞語 | 上時 |
---|---|
拼音 | shàng sh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最合適的時令。解釋:
(一)、最合適的時令。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黍穄》:“三月上旬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五月上旬為下時。”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內(nèi)攫部》:“取鷹法,七月二十日為上時,內(nèi)地者多,塞外者殊少;八月上旬為次時;八月下旬為下時,塞外鷹畢至矣。”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十:“﹝二月﹞中旬種稻為上時。”
釋義:
上時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最合適的時令,出自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黍穄》。
造句:
1、每天晚上疲勞的睡在床上時,才感覺真真切切地過了一天。
2、馬路上時常會響起喇叭聲,和汽車發(fā)動的聲音,雖然天氣很熱,但依然有許多汽車在馬路上來回穿梭,斑馬線上也有許多人在行走。汽車開著空調(diào),讓外面更加炎熱,讓人們心情也很煩躁,一片死氣沉沉。
相關詞語:
屋上烏安時處順巴高望上拔宅上升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名逼上梁山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上不下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違農(nóng)時不相上下白日上升半上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