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包
詞語 | 三包 |
---|---|
拼音 | sān b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包修、包換、包退的合稱,是廠家或商店對商品實行的售后服務內容。(二)、單位對門前包綠化、包清潔、包秩序的合稱。
解釋:
(一)、 唐 代詩人 包融 與其子 何 、 佶 并以詩名,時號“三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包融》:“ 融 , 延陵 人。 開元 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 殷遙 、 孟浩然 交厚,工為詩。二子 何 、 佶 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三 包 ’。”
(二)、產品銷售后的一定期限內,由供方承擔維修、更換、退賠等責任,即包修、包換、包退,合稱“三包”。
《人民日報》1981.3.1:“不少工廠都以對產品實行三包來招攬生意。這應該說是對顧客負責的態度。”
釋義:
1.唐代詩人包融與其子何﹑佶并以詩名,時號"三包"。 2.產品銷售后的一定期限內,由供方承擔維修﹑更換﹑退賠等責任,即包修﹑包換﹑包退,合稱"三包"。
造句:
1、我去投訴你對我的友誼,經驗證,我倆友誼有三包保證:包長久、包真誠、包快樂,不含假冒偽劣成分,可放心擁有。特地告訴你一下,順祝3.15快樂。
2、今天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手機送你祝福“三包卡”:1包你看了短信開口哈哈笑;2包你存了短信事業步步高;3包你轉了短信好運滾滾來。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包藏禍心包舉宇內包羅萬象包羞忍恥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包藏奸心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