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體
詞語 | 真體 |
---|---|
拼音 | zhēn t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真實(shí)的本體。解釋:
(一)、真實(shí)的本體。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解二諦義》:“又諮真寂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真體,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諦。” 唐 彥悰 《后畫錄·隋江志》:“筆力勁健,風(fēng)神頓爽,模山擬水,得其真體。”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陰陽未分,二氣合一,絪緼太和之真體,非目力所及,不可得而見也。”
釋義:
真體(真體)南朝 梁 蕭統(tǒng) 《解二諦義》:“又諮真寂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真體,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諦。” 唐 彥悰 《后畫錄·隋江志》:“筆力勁健,風(fēng)神頓爽,模山擬水,得其真體。”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陰陽未分,二氣合一,絪緼太和之真體,非目力所及,不可得而見也。”
相關(guān)詞語:
抱誠守真遍體鱗傷不辨真?zhèn)?/a>不成體統(tǒng)不識(shí)大體抱樸含真半真半假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赤身裸體此事體大椎膚剝體反璞歸真芳蘭竟體反樸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