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
詞語 | 明信 |
---|---|
拼音 | míng xì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言誠心敬意。《左傳·隱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南朝 陳 徐陵《為護軍長史王質移文》:“國家體茲明信,有同皎日。”宋 秦觀《郭子儀單騎見虜賦》:“惟有明信,乃成茂勛。”(二)、猶確信。《后漢書·李法傳》:“上疏以為朝焉苛碎……又譏史官記事不實,后世有識,尋功計德,必不明信。”
(三)、賢明而誠篤。唐 柳宗元《送元暠師序》:“中山 劉禹錫,明信人也。”
(四)、信物。清 沉起鳳《諧鐸·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獻萱堂,以作明信。”
解釋:
(一)、猶言誠心敬意。
《左傳·隱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南朝 陳 徐陵 《為護軍長史王質移文》:“國家體茲明信,有同皎日。” 宋 秦觀 《郭子儀單騎見虜賦》:“惟有明信,乃成茂勛。”
(二)、猶確信。
《后漢書·李法傳》:“上疏以為朝焉苛碎……又譏史官記事不實,后世有識,尋功計德,必不明信。”
(三)、賢明而誠篤。
唐 柳宗元 《送元暠師序》:“ 中山 劉禹錫 ,明信人也。”
(四)、信物。
清 沉起鳳 《諧鐸·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獻萱堂,以作明信。”
釋義:
1.猶言誠心敬意。 2.猶確信。 3.賢明而誠篤。 4.信物。
造句:
1、不知道這張明信片曾經經歷了多遠的旅行,傳達了什么樣的訊息,但是它卻記錄了那段中國最屈辱、最不堪回首的歷史。
2、我用楓葉做成一張明信片,為你寫下一片思念;我用心靈譜出一串音符,為你送上一份祝福,祝你笑口常開,快樂常在。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半信半疑背信棄義蔽聰塞明冰雪聰明不明不白不言而信抱柱之信半信不信半疑半信背暗投明背義負信閉明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