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瞽
詞語 | 神瞽 |
---|---|
拼音 | shén g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上古樂官。舊謂能知天道的人。《國語·周語下》:“古之 神瞽 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鐘,百官軌儀,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韋昭 注:“神瞽,古樂正,知天道者也,死以為樂祖,祭於瞽宗,謂之 神瞽。”《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二年》:“愿聽臣依 神瞽 律法,試鑄編鐘一虡,可使度量權衡協和。”明 王鏊《震澤長語·音律》:“古之 神瞽,心諳天地之中聲,先立黃鐘之管,以定十一律。”清 龔自珍《擬上<今方言>表》:“音有自南而北東西者,有自北而南而東西者,孫曾播遷,混混以成,茍有端緒,可以尋究,雖謝 神瞽,不敢不聰也。”解釋:
(一)、上古樂官。舊謂能知天道的人。
《國語·周語下》:“古之 神瞽 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鐘,百官軌儀,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 韋昭 注:“ 神瞽 ,古樂正,知天道者也,死以為樂祖,祭於瞽宗,謂之 神瞽 。”《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二年》:“愿聽臣依 神瞽 律法,試鑄編鐘一虡,可使度量權衡協和。”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古之 神瞽 ,心諳天地之中聲,先立黃鐘之管,以定十一律。” 清 龔自珍 《擬上<今方言>表》:“音有自南而北東西者,有自北而南而東西者,孫曾播遷,混混以成,茍有端緒,可以尋究,雖謝 神瞽 ,不敢不聰也。”
釋義:
1.上古樂官。舊謂能知天道的人。
相關詞語:
耳報神黯然傷神安神定魄鞍馬勞神黯然神傷兵貴神速屏氣凝神拜鬼求神變化如神不瞽不聾不露神色赤縣神州出神入化傳神阿堵澄神離形出鬼入神出入神鬼出神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