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
詞語 | 空空 |
---|---|
拼音 | kōng kō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空無所有。(二)、白白地;徒然。
解釋:
(一)、誠實貌;憨厚無知貌。
《呂氏春秋·下賢》:“悤悤乎,其心之堅固也;空空乎,其不為巧故也。” 高誘 注:“空空,慤也。”《大戴禮記·主言》:“君先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慤,女憧,婦空空。”
(二)、空疏貌;淺薄貌。
清 劉大櫆 《與高督鹺書》:“空空而為博,戔戔而為宏, 櫆 茲愧焉。”
(三)、佛教謂一切皆空而又不執(zhí)著于空名與空見。
《大品般若經(jīng)·如化品》:“以空空,故空。不應(yīng)分別是空、是化。” 唐 張瀛 《贈琴棋僧歌》:“河沙世界盡空空,一寸寒灰冷燈畔。” 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解釋文字,終難契入;執(zhí)定己見,終難空空;耘人之田,終荒家穰。” 康有為 《廬山謠》:“ 虎溪 之水鳴潺淙,似聞山鬼説法談空空。”
(四)、謂一無所有。
宋 洪邁 《夷堅丙志·桐川酒》:“ 沉 恐地有陷處,秉燭照之,地平如掌,一層之下,空空無餘。” 葉圣陶 《未厭集·抗?fàn)帯罚骸?郭先生 覺得現(xiàn)在真成兩手空空了,沒有憑借,沒有歸宿,什么都沒有!” 沙汀 《航線》:“帶著嘮叨和空空的肚皮,客人們又終于懶拖拖地望樓上擁去了。”
(五)、虛空;天空。
清 黃景仁 《步從云溪歸偶作》詩:“疏樹語摵摵,薄云卷空空。”
(六)、白白地;徒然。
郭沫若 《瓶》詩之十三:“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卻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
(七)、象聲詞。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鬼怪·兇宅》:“春月移植一梨樹,命工掘地,稍深,見一巨石板,叩之,空空有聲。”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繞城多坎,伏甕而聽,其聲空空。”
釋義:
1.誠實貌;憨厚無知貌。 2.空疏貌;淺薄貌。 3.佛教謂一切皆空而又不執(zhí)著于空名與空見。 4.謂一無所有。 5.虛空;天空。 6.白白地;徒然。 7.象聲詞。
造句:
1、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2、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礙你的將來,空空的腦袋你將永遠(yuǎn)貧窮。
相關(guān)詞語:
空城計白駒空谷白首空歸寶山空回不務(wù)空名白手空拳碧空如洗碧空萬里赤手空拳扯空砑光簞瓢屢空遁入空門咄咄書空遁跡空門翻空出奇海闊天空架謊鑿空見慣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