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
詞語 | 階級 |
---|---|
拼音 | jiē j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臺階。(二)、舊指官階。
(三)、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列寧說:“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系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階級是原始社會末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余產品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才產生的。其中占有生產資料,自己不勞動,剝削別人勞動成果的,是剝削階級;沒有或只有很少生產資料,自己勞動,勞動成果被剝奪的,是被剝削階級。
解釋:
(一)、臺階。
唐 陸龜蒙 《野廟碑》:“升階級,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載車馬,擁徒隸者,皆是也。”《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望著幾十層階級,走了上去,橫過來又是幾十層階級。” 茅盾 《子夜》五:“他的專用汽車--裝了鋼板和新式防彈玻璃的,停在大客廳前的石階級旁。”
(二)、指尊卑上下的等級。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階級衰殺。”《三國志·吳志·顧譚傳》:“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踰邈。”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階級之制,不盡滌蕩而汎除之,是下級人之苦惱無窮,而人道終無由至極樂也。”
(三)、官的品位、等級。
《舊唐書·高宗紀上》:“佐命功臣子孫及大將軍府僚佐已下今見存者,賜階級有差,量才處分。”
(四)、階段;段落。
《朱子語類》卷一○三:“然為學自有許多階級,不可不知也。”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尚書》始於帝典,終乎《周書》,多記帝王君臣之言;文亦遞變,由樸而華,由艱深而暢茂;雖古今異説,或多偽託,而文體之階級,殊井井焉。” 蔡元培 《說民族學》:“比較的民族學是舉各民族物質上行為上各種形態而比較他們的異同。異的,要考究他們所以不同的緣故……是否因進化階級上所占的時期不同。”
(五)、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和對生產資料關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團。如工人階級、資產階級等。
釋義:
階級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即生產有所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產物。階級產生的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剩余產品的出現;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階級的本質在于它是與特定的生產關系相聯系的、在經濟上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或人群共同體。階級的劃分是由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和結成的不同關系決定的。按照人們擁有財產多少劃分:由富人階級、中產階級和窮人階級組成。
造句:
1、 共和國是無產階級將來進行統治的。恩格斯
2、 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和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恩格斯
相關詞語:
超階越次花階柳市階前萬里進身之階開階立極連階累任茅茨土階門階戶席巧不可階日轉千階土階茅屋土階茅茨月地云階一班一級一階半級一階半職一資半級云階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