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蟲
詞語 | 蛆蟲 |
---|---|
拼音 | qū ch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蛆,比喻專干壞事的卑鄙可恥的人。解釋:
(一)、蠅類的幼蟲。
《后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 清 龔自珍 《正譯第七》:“佛言:‘我如師子王,一切無畏,畏師子身自生蛆蟲,食師子肉。’” 沈從文 《會明》:“人一倒下,氣還不斷,糜爛處就發了臭;再過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蟲爬行。”
(二)、比喻令人厭惡的東西。
明 單本 《蕉帕記·鬧婚》:“呸呸呸,就扭死這些蛆蟲不許啼。”
(三)、比喻卑鄙無恥之徒或渺小無用的人。常用作詈詞。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由 北平 而想到全國,假若到處的知識分子都像他自己這樣不敢握起拳頭來,假若到處有老二與 冠曉荷 這樣的蛆蟲, 中國 又將怎樣呢?” 茅盾 《一個女性》六:“從前將他們當作魔鬼,現在才知道他們還不配,他們只是些蛆蟲;和蛆蟲們嘔氣,真是何苦來呢!”
釋義:
1.蠅類的幼蟲。 2.比喻令人厭惡的東西。 3.比喻卑鄙無恥之徒或渺小無用的人。常用作詈詞。
造句:
1、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
2、 蛆蟲占據鍍金的墳墓。腓特烈大帝
相關詞語:
應聲蟲百足之蟲蟲臂鼠肝蟲沙猿鶴蟲魚之學雕蟲小技雕蟲小藝雕蟲篆刻雕蟲薄技雕蟲刻篆雕蟲末伎雕蟲末技雕蟲小巧雕蟲小事肚里蛔蟲雞蟲得失雞蟲得喪蓼蟲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