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劫
詞語 | 空劫 |
---|---|
拼音 | kōng ji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末。謂世界滅壞之后,再造之前的空虛階段。解釋:
(一)、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末。謂世界滅壞之后,再造之前的空虛階段。
宋 陸游 《北窗睡起》詩:“高懷元在 羲皇 上,大事已明空劫前。” 宋 葉適 《潘廣度》詩:“坐具平鋪佛叉手,空劫以前人總有。”參閱《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
釋義:
空劫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發生二大教系,對于諸法體性究竟為「空」或「有」,因主張不同而引起之論爭。龍樹、提婆之教系,主張諸法皆空;后之三論宗即承續此主張。無著、世親之教系,則主張諸法為有,后推演成法相宗。于小乘佛教亦曾存在空有論爭,例如毘曇宗主張有,成實宗主張空。此外,其他小乘之分派多達二十余部,且每每彼此立義,互為論爭,而大乘佛教于印度僅此空有二派。 然于此二派祖師龍樹、提婆及無著、世親之時代,并未產生正面論爭,僅系二派之教義各有異趣而已,亦即龍樹、提婆主張消極之空論,無著、世親主張積極之有論。
相關詞語:
空城計白駒空谷白首空歸寶山空回不務空名巴巴劫劫白手空拳碧空如洗碧空萬里趁火打劫赤手空拳扯空砑光趁哄打劫趁火搶劫乘機打劫打家劫舍簞瓢屢空遁入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