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瘠
詞語 | 枯瘠 |
---|---|
拼音 | kū j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貧瘠;枯瘦。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予頃在 南鄭 ,見一軍校, 火山軍 人也,言 火山 之南,地尤枯瘠,鋤钁所及,烈焰應手涌出,故以‘火山’名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瞳人語》:“許時不窺園亭,珍珠蘭遽枯瘠死。”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一:“田地里禾麥疏疏朗朗,顯得很枯瘠似的。”(2).憔悴,羸瘦。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秘方見倖》:“ 張 用 譚 術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壽而歿。” 清 方文 《哭從子直之》詩:“聞説吾兒病篤時,其形枯瘠亦如此。”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 的一只枯瘠的手抖簌簌地摸著 小寶 的光頭。”(3).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饑民。 清 曾國藩 《復胡潤之書》:“思欲負山馳河,拯吾鄉(xiāng)枯瘠於萬一……以并紓桑梓兵后之餘慮。”(4).指枯燥乏味,無文采。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王 ( 王維 )詩豐縟而不華靡, 孟 ( 孟浩然 )卻專心古澹,而悠遠深厚,自無寒儉枯瘠之病。”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五章四:“不過像《減字木蘭花》:‘賢哉令尹,三仕己之無喜慍……’卻有點過于枯瘠,無絲毫詩意含蓄著。”近義詞干癟、干瘦、枯槁、貧瘠反義詞肥沃解釋:
(一)、貧瘠;枯瘦。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予頃在 南鄭 ,見一軍校, 火山軍 人也,言 火山 之南,地尤枯瘠,鋤钁所及,烈焰應手涌出,故以‘火山’名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瞳人語》:“許時不窺園亭,珍珠蘭遽枯瘠死。”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一:“田地里禾麥疏疏朗朗,顯得很枯瘠似的。”
(二)、憔悴,羸瘦。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秘方見倖》:“ 張 用 譚 術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壽而歿。” 清 方文 《哭從子直之》詩:“聞説吾兒病篤時,其形枯瘠亦如此。”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 的一只枯瘠的手抖簌簌地摸著 小寶 的光頭。”
(三)、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饑民。
清 曾國藩 《復胡潤之書》:“思欲負山馳河,拯吾鄉(xiāng)枯瘠於萬一……以并紓桑梓兵后之餘慮。”
(四)、指枯燥乏味,無文采。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王 ( 王維 )詩豐縟而不華靡, 孟 ( 孟浩然 )卻專心古澹,而悠遠深厚,自無寒儉枯瘠之病。”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五章四:“不過像《減字木蘭花》:‘賢哉令尹,三仕己之無喜慍……’卻有點過于枯瘠,無絲毫詩意含蓄著。”
釋義:
枯瘠,拼音kū jí,是指貧瘠,枯瘦。
造句:
1、 春萌,夏長,秋蕭瑟,冬枯瘠,如環(huán)無端,無聲轉(zhuǎn)換。
2、 蔡城上面,黑氣沉壓,旭日無光,守城的兵民統(tǒng)已面目枯瘠,饑餓不堪;俯視敵軍,會飲歡呼,越覺得凄惶萬狀。
相關詞語:
哀毀瘠立熬枯受淡變醨養(yǎng)瘠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枯拉腐摧枯振朽摧朽拉枯得失榮枯地瘠民貧焚枯食淡古肥今瘠功成骨枯海枯見底海枯石爛涸轍枯魚集苑集枯瘠己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