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仲
詞語 | 翁仲 |
---|---|
拼音 | wēng zhò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說阮翁仲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邊,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狀鑄成銅人。后指銅像或石像,也專指墓前的石人解釋:
(一)、傳說 秦始皇 初兼天下,有長人見于 臨洮 ,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見《淮南子·氾論訓(xùn)》 高誘 注。后遂稱銅像或石像為“翁仲”。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 景初 元年十二月”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大發(fā)銅,鑄銅人二,號(hào)曰翁仲,列坐於司馬門外。” 唐 柳宗元 《衡陽贈(zèng)別夢(mèng)得》詩:“ 伏波 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遺墟草樹中。” 宋 陳師道 《送杜侍御純陜西轉(zhuǎn)運(yùn)》詩:“向來此地幾送迎,草間翁仲口不瘖。”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陵墓·武肅王墓》:“華表一對(duì),石馬石羊石虎俱全,石翁仲兩對(duì),石將軍一對(duì),享堂五楹。”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她并不變動(dòng)她的深思的姿態(tài),也一聲兒不響,活像一尊無感情無知覺的墓前的翁仲。”
釋義:
1.傳說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于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見《淮南子.泛論訓(xùn)》高誘注。后遂稱銅像或石像為"翁仲"。
造句:
1、【玉翁仲】,人都是這樣的,永遠(yuǎn)都看不清楚真相。玄色
2、哼,我大秦一統(tǒng)六國之時(shí),并無翁仲鎮(zhèn)守風(fēng)水寶地,那始皇帝如何一統(tǒng)華夏?如今有翁仲鎮(zhèn)守,為何東方六國賊寇蜂擁,狼煙四起?
相關(guān)詞語:
阿姑阿翁阿家阿翁伯塤仲篪伯仲之間伯仲叔季不分伯仲盲翁捫鑰盲翁捫籥塞翁失馬塞翁得馬塞翁之馬騷翁墨客失馬塞翁一時(shí)伯仲漁翁得利漁翁之利醉翁之意不在酒塞翁失馬,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