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康
詞語 | 不康 |
---|---|
拼音 | bù kā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不安寧。(二)、謂患病。
解釋:
(一)、不安寧。
《書·大誥》:“天降威,知我國有疵,民不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南史·王鎮(zhèn)之傳》:“ 鎮(zhèn)之 少著清績(jī),必將繼美 吳隱 , 嶺南 弊俗,非此不康也。”
(二)、謂患病。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讒險(xiǎn)》:“ 太宗 自 遼東 還,發(fā) 定州 ,在道不康…… 褚遂良 傳問起居, 洎 泣曰:‘圣體患癱,極可憂惶。’”
釋義:
不康,.不安寧、謂患病。
相關(guān)詞語:
不成器抱不平不旋踵哀而不傷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曖昧不明安不忘危按兵不動(dòng)按捺不住暗室不欺傲不可長(zhǎng)傲慢不遜按兵不舉敖不可長(zhǎng)把持不定百不失一百不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