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岸
詞語 | 畔岸 |
---|---|
拼音 | pàn 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放縱任性。(二)、邊際。
(三)、范圍,限制。
解釋:
(一)、放縱任性。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 顏師古 注:“畔岸,自縱之貌也。”
(二)、邊際。
唐 韓愈 《上襄陽于相公書》:“閤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健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 宋 蘇軾 《荀卿論》:“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清 惲敬 《讀<孟子>二》:“ 孟子 皆以仁義言之,言良知良能亦然,則言實矣,豈如后儒之無畔岸哉!”
(三)、范圍,限制。
清 曾國藩 《孫芝房侍講<芻論>序》:“嘗欲集鹽漕賦稅國用之經(jīng),別書一編,傅於 秦 書之次,非徒廣己於不可畔岸之域,先圣製禮之體之無所不賅,固如是也。” 黎庶昌 《<續(xù)古文辭類纂>序》:“ 曾氏 之學(xué),蓋出於 桐城 ,固知其與 姚先生 之旨合,而非廣己於不可畔岸也。”
釋義:
1.放縱任性。 2.邊際。 3.范圍,限制。
相關(guān)詞語:
岸谷之變岸然道貌撐岸就船道貌岸然高岸深谷隔岸觀火圭角岸然回頭是岸離經(jīng)畔道移船就岸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崖岸卓絕恃功岸忽高岸為谷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開張?zhí)彀恶R高潔傲岸畔道離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