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鼓
詞語 | 雷鼓 |
---|---|
拼音 | léi g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雷皷”。亦作“靁鼓”。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二)、小鼓。猶今之撥浪鼓。
(三)、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
(四)、指大鼓發出的如雷鼓聲。
(五)、掛在會稽城門上的鼓。
(六)、指雷,雷聲。
(七)、亦作“雷皷”。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擂”。
解釋:
(一)、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
《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鄭玄 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孤竹之管, 云和 之琴瑟,《云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文選·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既畢。” 薛綜 注:“雷鼓,八面鼓。” 唐 楊炯 《盂蘭盆賦》:“雷皷八面,龍旂九斿。”
(二)、小鼓。猶今之撥浪鼓。
《元史·禮樂志二》:“雷鼓二,制如鼓而小,鞔以馬革,持其柄播之,旁耳自擊,郊祀用之。”
(三)、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
《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楊倞 注:“雷鼓,大鼓,聲如雷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四)、指大鼓發出的如雷鼓聲。
唐 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之四:“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五)、掛在 會稽 城門上的鼓。
清 錢謙益 《奉贈會稽倪太公十四韻》:“揮灑剡藤成五色,鏗鍧雷鼓有餘音。”參見“ 雷門 ”。
(六)、指雷,雷聲。
《管子·內業》:“不言之聲,疾於雷鼓;心氣之形,明於日月。”《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李善 注:“混混庉庉,波浪之聲也。《越絶書》:‘ 越王 勾踐 曰:浩浩之水,聲音若雷霆。’”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鳴;走金蛇,電影開。” 明 夏完淳 《觀濤》:“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按, 屏翳 ,雷神名。
(七)、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 擂 ”。
三國 魏 曹操 《船戰令》:“雷鼓一通,吏士皆嚴。再通,什伍皆就船。”
釋義:
1.亦作"靁鼓"。亦作"雷皷"。 2.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 3.小鼓。猶今之撥浪鼓。 4.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 5.指大鼓發出的如雷鼓聲。 6.掛在會稽城門上的鼓。 7.指雷﹐雷聲。
相關詞語:
打邊鼓敲邊鼓敗鼓之皮暴跳如雷鼻息如雷敝鼓喪豚布鼓雷門暴躁如雷爆跳如雷不越雷池晨鐘暮鼓重整旗鼓蟬喘雷干扯鼓奪旗村簫社鼓村歌社鼓重興旗鼓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