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沫
詞語(yǔ) | 呴沫 |
---|---|
拼音 | hǒu m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語(yǔ)出《莊子·大宗師》。喻指撫慰或救助。解釋:
(一)、語(yǔ)出《莊子·大宗師》。喻指撫慰或救助。
《梁書·任昉傳》:“﹝ 劉孝標(biāo) 論曰﹞故魚以泉涸而呴沫,鳥因?qū)⑺蓝Q。”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yǔ)·詮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 清 顧炎武 《寄弟紓及友人江南》詩(shī)之三:“雖鄰河伯居,未肯求呴沫。”參見“ 呴濕濡沫 ”。
釋義:
呴沫,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三上〈內(nèi)篇·大宗師〉。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濕潤(rùn)對(duì)方。用口沫互相濕潤(rùn),后遂以“呴沫“喻指撫慰或救助。
相關(guān)詞語(yǔ):
相濡以沫涎玉沫珠相呴相濟(jì)相呴以濕以沫相濡渣滓濁沫相喣以沫呴濕濡沫濡沫涸轍相呴相濡漚沫槿艷口角流沫呴嘷吹呴倒沫漂沫唾沫浪沫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