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
詞語 | 二言 |
---|---|
拼音 | èr y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異言;不同看法。(二)、兩個字。
(三)、指虛假之言。
解釋:
(一)、猶異言;不同看法。
漢 王襃 《僮約》:“奴從百役使,不得有二言?!薄端囄念惥邸肪矶?三國 魏 曹操 《令》:“雖兒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p>
(二)、兩個字。
《宋書·樂志一》:“ 魏氏 哥詩,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與古詩不類?!?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為句?!?/p>
(三)、指虛假之言。
《舊唐書·隱逸傳·衛大經》:“ 衛大經 者,篤學善《易》,口無二言?!?/p>
釋義:
1.猶異言;不同看法。 2.兩個字。 3.指虛假之言。
造句:
1、學術上,一刃堅持有一說一,有二言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錯了,歡迎批評,可以是板磚。
2、此令一下,三軍無不駭然,再無二言,加快速度,只用兩日就抵達澤州與北漢軍前鋒相接。
相關詞語:
二把刀一言堂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博聞辯言不二法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擒二毛不恤人言不言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