螵蛸
詞語 | 螵蛸 |
---|---|
拼音 | piāo xi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螳螂的卵塊。蛸(xiāo)。解釋:
(一)、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 漢 鄭玄 注:“螳蜋,螵蛸母也。”《魏書·陸俟傳》:“ 子彰 崇好道術,曾嬰重疾,藥中須桑螵蛸, 子彰 不忍害物,遂不服焉。” 唐 章孝標 《題朱秀城南亭子》詩:“癭掛眼開欺鴝鵒,花緣網結妬螵蛸。”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一·螳蜋桑螵蛸》。
(二)、烏賊魚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二·烏賊魚》:“骨名螵蛸。”
釋義:
1.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 2.烏賊魚骨。
造句:
1、 方法:用熱水抽提法提取海螵蛸多糖粗品,并對提取工藝進行正交設計,優化提取方法。
2、 黑螵蛸可增加小鼠胸腺、睪丸指數和陽虛小鼠的體溫,可降低高脂大鼠肝中lpo。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