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
詞語 | 知縣 |
---|---|
拼音 | zhī x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統治一縣的稱“知某縣事”,簡稱知縣。明清兩代為縣級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稱。解釋:
(一)、官名。掌管一縣的政事。知縣之名始于 唐 , 宋 代多以中央官員為縣官,結銜稱某官知某縣事,至 明 始正式用作一縣長官的名稱, 清 代相沿不改,為正七品官。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十:“今差京官曰知縣,差選人曰令,與 唐 異矣?!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昂雎牬巴忤岉?,許多火把簇擁著一乘官轎過去,后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我父親在村中很有威望--他在外面做過知縣,現在告老還鄉?!?/p>
釋義:
官名。唐代佐官代理縣令稱知縣事。宋代派朝臣充當縣的長官稱知(主持)某縣事,簡稱知縣。明代始正式用作一縣長官名稱。清代沿用。
造句:
1、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賊,不由得不信。
2、劉光第先后在隆昌縣四次任知縣,被當時的老百姓評為“十佳公仆”。
相關詞語:
安分知足白首相知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不知其詳不知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