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資
詞語 | 筆資 |
---|---|
拼音 | bǐ z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稱寫字、畫畫、做文章所得的報酬。解釋:
(一)、寫字、繪畫、作文的天資秉賦。
《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如今到不要取四經整齊的,但是有些筆資的,不妨題旨影響,這定是少年之輩了。”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書》:“近日書家,稍知執筆,便好為人師,謂之字館。鄉村市井之徒,亦紛然雜遝,即有一二好天分好筆資,皆為其師汩沒。”
(二)、寫字、繪畫、撰文所得的報酬。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只是眼下且難得這一個替考的人……那替考的筆資多少?”
釋義:
舊時稱寫字、畫畫、做文章所得的報酬。
造句:
1、要救公司需要一大筆資金,你提出來的方案根本無濟于事。
2、但是,對花費如此大筆資金保護公司首腦所作的這些辯辭并不能讓一些維權投資者信服。
相關詞語:
筆飽墨酣筆大如椽筆耕硯田筆墨官司筆掃千軍筆下超生筆下生花筆走龍蛇筆誅墨伐秉筆直書筆底超生筆底春風筆底龍蛇筆伐口誅筆歌墨舞筆酣墨飽筆翰如流筆老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