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
詞語 | 橄欖 |
---|---|
拼音 | gǎn l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常綠喬木,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兩端稍尖,綠色,可以吃,也可入藥。(二)、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叫青果。
(三)、油橄欖的通稱。
解釋:
(一)、果樹名。亦以稱其果實。常綠喬木。果實呈橢圓形,又名青果,可食,味略苦澀而又芳香,亦可入藥。產于我國 廣東 、 廣西 、 福建 、 臺灣 等省。
《三輔黃圖·北宮》:“ 漢武帝 元鼎 六年,破 南越 ,起 扶荔宮 ,以植所得奇草異木……橄欖、千歲子、甘橘,皆百餘本。”《文選·左思<吳都賦>》:“其果則丹橘、餘甘……龍眼、橄欖。” 劉逵 注:“橄欖,生山中,實如雞子,正青,甘美,味成時食之益善。 始興 以南皆有之, 南海 常獻之。” 明 李昌祺 《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 清 陳維崧 《鶴沖天·題鄒生小像》詞:“風情何澹澹,乍展 吳 綾,廻味略如橄欖。”
(二)、油橄欖的通稱。參見“ 橄欖枝 ”、“ 橄欖油 ”。
釋義:
①常綠 喬木,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兩端稍尖,綠色,可以吃,也可入藥。 ②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叫青果。 ③油橄欖的通稱。
造句:
1、生活也像橄欖一樣,甜甜美蜜的內在,往往裹著酸澀的外衣。
2、翠鳥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春裝,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