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灶
詞語 | 減灶 |
---|---|
拼音 | jiǎn zà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戰(zhàn)國 時(shí),魏 將 龐涓 攻 韓,齊 將 田忌 孫臏 率師救 韓。解釋:
(一)、戰(zhàn)國 時(shí), 魏 將 龐涓 攻 韓 , 齊 將 田忌 孫臏 率師救 韓 。
孫臏 故意逐日減少軍隊(duì)的灶數(shù),造成士卒日漸逃亡的假象,以迷惑 魏 軍。 魏 軍果中其計(jì),追至 馬陵道 遭伏擊,大敗, 涓 自殺。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后遂用為典實(shí)。《后漢書·虞詡傳》:“或問曰:‘ 孫臏 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過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 唐太宗 《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詩:“沉沙無故跡,減灶有殘痕。” 明 姚茂良 《精忠記·應(yīng)詔》:“縱有 孫子 減灶謀,我也未相讓。”
釋義:
減灶(jiǎnzào )“減灶”這個(gè)典故出自于《史記·孫子列傳》。又叫“減灶退敵”。
相關(guān)詞語:
沉灶產(chǎn)蛙翠消紅減沉灶生蛙重起爐灶帶減腰圍分房減口分身減口紅衰翠減臼灶生蛙加減乘除減師半德另起爐灶輕車減從輕騎減從清鍋冷灶清灰冷灶日朘月減繩床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