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三
詞語 | 豬頭三 |
---|---|
拼音 | zhū tóu sā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方言。詈詞。“豬頭三牲”的歇后語。謂不明事理或不識好歹的人。解釋:
(一)、方言。詈詞。“ 豬頭三牲 ”的歇后語。謂不明事理或不識好歹的人。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八:“別的學校、別的班次是怎樣我不十分知道,至少在我們丙班……他們之所以舉我為代表的心事,我是十分明白的。就是說:讓你這豬頭三去為我們撐門面,你沒有時間溫課,也好讓我們來高列。”《解放日報》1983.4.5:“ 黑五龍 罵道:‘豬頭三,誰問你那些王八蛋爺叔,我是問你有沒投拜過咱碼頭上的爺叔。’”參見“ 豬頭三牲 ”。
釋義:
豬頭三是吳語詞匯,指沒頭腦的人,或指做了不靈光個事體的人。詞性為貶義,通常用于調侃。來源于古時吳越祭祀。祭品必備的三件物:豬頭一只,雞一羽,魚一尾,合稱“三牲”。以豬頭為首,所以又稱“豬頭三牲”。“豬頭三”是“豬頭三牲”的藏尾語。
相關詞語:
趕浪頭口頭禪三家村挨三頂五傲頭傲腦捱三頂四捱三頂五昂頭闊步昂頭天外昂頭挺胸鰲頭獨占巴三覽四巴頭探腦白頭如新白頭相守白頭偕老半夜三更抱頭大哭